父親節,對我來說,向來是用來感謝成長中,兼職扮演這個角色的男性長輩的日子,特別是我家天生康樂股長的老舅。
爹的過世是人生第一個轉捩點。之前曾半開玩笑地說,在(印象中)嚴厲、脾氣不那麼好也要求很高的父親底下討生活(笑),或許我會一路第一志願念上去,然後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絕地大反抗;也或許,沒有大反抗,只是成為了一個跟現在很不一樣的人。
因為諸多長輩的關愛,所以並不覺得單親對自己有什麼影響,也不覺得有少了什麼。印象中國小的時候好像有對此哀傷哭泣過,但現在其實想不大起來背後的理由。
父親節,對我來說,向來是用來感謝成長中,兼職扮演這個角色的男性長輩的日子,特別是我家天生康樂股長的老舅。
爹的過世是人生第一個轉捩點。之前曾半開玩笑地說,在(印象中)嚴厲、脾氣不那麼好也要求很高的父親底下討生活(笑),或許我會一路第一志願念上去,然後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絕地大反抗;也或許,沒有大反抗,只是成為了一個跟現在很不一樣的人。
因為諸多長輩的關愛,所以並不覺得單親對自己有什麼影響,也不覺得有少了什麼。印象中國小的時候好像有對此哀傷哭泣過,但現在其實想不大起來背後的理由。
突然蹦出的一個感悟,其實不大知道怎麼解釋,大概自己也還在摸索。
是因為工作一個事件觸發:
簡言之是一個籌備了頗久的跨團隊協作,後來因為外部相關人等也有自己的算盤,總之在威脅利誘之中,發現原來我主責的某個部分其實有疏漏,雖然我主責的這個部分,並不全然是由我獨立完成的。而在內部會議中,我開頭先說了「有我考慮得不夠周詳的地方」(忘記我具體是怎麼說的),然後解釋了疏漏發生的總體狀況,以及接下來預備的後續處理。
一開始雖然是玩笑話,但愈想愈覺得很有道理的表達法。
一年半多前,決定接受現在的工作,主要在於團隊「幫老闆開課」這個任務,讓我有不少讓自己很興奮的想像,覺得很符合自己想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大方向,因為這是一個很適合來推廣身心靈資訊/自我探索方法的平台,因為每天都在面對人的餐廳老闆和員工們,是很需要這些的(對這個過程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工作找到我了〉https://miaomixmi.pixnet.net/blog/post/353098589)。
雖然後面發現具體工作內容原來不只是這個,雖然責任範圍愈長愈大(笑),但從給同事的靜坐冥想課開始,陸續開了靜坐冥想課給餐廳老闆們、分享生命教練基礎概念給專案配合的學生們以及最近的餐廳老闆們,團隊增加了「永續餐廳」這個公益類的任務,開始在社群性質的季報中加入個人對於自己和大家的提醒和祝福等等,都是扎扎實實的認真的工作項目,但也都是自己做起來頗為享受的事情,所以開始半開玩笑地嚷嚷著:能夠假公濟私好幸福~
前陣子因為在整理可以練習/可以提供給大家的項目,發現不知不覺,引導靜坐已經做了兩年多,各式練習也逐漸累積成了多頁菜單(笑),有些感觸。
倒轉兩年,在前前份工作遇到變動的時候,第一次開始認真想到底工作的意義應該要是什麼。前前份工作其實是第一份正職工作,跟著流走遇到不少有趣的轉折,就這樣待了七八年,所以也沒認真想過,自己究竟想要做些什麼。當時想,或許可以嘗試藝文產業?或許可以做些更有社會意義意味的工作?不過沒有太久前一份工作便找上門,於是順勢接下宇宙發的牌。
前份工作開始幾個月後,上了重生呼吸+草藥營,休假結束後發現,與課程期間所有人都那麼認真探索自己相比,工作的內容真的好無謂(對自己和對世界而言),「工作的意義」這個問題又再度浮現,也成了開始帶靜坐的契機(〈帶靜坐之跟隨最高興奮〉https://miaomixmi.pixnet.net/blog/post/351968470),也推動了上生命教練課程的決定。
重溫了 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的第一季第一+二集,除了有好多細節當時並沒有注意到也遺忘了的,對於當時就很喜歡的這個片段再次很有感。
Commander Sisco 遇到了 Bajor 星人信仰的先知,而這其實是一個非線性時間非有形實體存在的種族,Sisco 在和先知種族(雖然他們在這裡並沒有自詡為 Borjor 的神)解釋人類這個種族時的哲學辯論,相當有趣,特別是關於人類如何體驗線性時間的部分。
不過我最有感的地方,其實是在於 Sisco 發現,人類不僅是以線性的方式體驗時間。
終於生完希塔三篇分享,也終於生完冰山那幅圖後,有種騷動感。一來是每次成功督促自己寫字畫畫都很開心,二來則是因為,書寫的同時,都知道其實還沒看完,其實還在躲避著什麼。
原圖是2010年的,原本也早早匯入繪圖軟體想要著色,但一直還沒有動筆。而昨天晚上突然很想要開始。跟著最高興奮果然是個簡單易懂的準則,因為這幅畫,得到了新的訊息和線索。
一開始只是很單純地想要有手寫字跡當作背景,但一時突然不知如何下筆。停頓了一會兒,猶豫著要不要作罷,但逼著自己下筆來小小自由書寫一番,然後蹦出的第一句話:「now let's be honest」(笑)。就像畫想表達的一樣,努力聽著自己身體的感覺,聽著心底的聲音,然努力誠實後記錄下來。承認困頓,承認疲倦和不耐煩,承認想要大叫地逃避。然後一陣無助感伴著眼淚湧上,突然發現,這個感覺,這竟然是幾年前第一場草藥營的感覺,那種對於想要愛人以及被愛、對於自己不夠好的恐懼脆弱哀傷。「holy shit, it's that」我寫道。holy shit,原來那個黑洞還在,原來得要重返那個黑洞。
四堂課中,做了n次練習,很多的細節其實模糊了,但來為印象特別深刻的幾個發現和線索留下紀錄。
【與第四界連接】爹:關於選了一個跟他一樣會躁怒的老公
連上後,同學很快就帶回答案:這一些都是舊的信念的反射,只要清掉就沒有問題了。我自己感覺了一下,想到這或許也和我對父親潛藏的依賴有關。爹回說:當然可以放掉這份依賴。然後因為針對這個主題,說到這裡好像沒什麼好說了,我突然福至心靈,問:「雖然我們父女一場,但其實沒有什麼相處的緣分。覺得我這個女兒如何呢?」事後想想實在是天外飛來的討拍,但討拍出乎意料值得。同學說,爹是一種自豪驕傲到不行的感覺,回了一串「我女兒棒到不行」意思。聽到我整個甜滋滋,那種我幾乎沒有體驗過但常看到的,小女兒的甜蜜感。原來我也一直帶著這個沒有被滿足的、被爸爸稱讚的渴望啊。後面幾天,我也在睡前上七練習一直提醒自己,我可是爹的掌上明珠,提醒自己,我知道被視為珍寶是什麼感覺。
接著來分享我自己在課程中幾個特別珍貴的學習。這些比較是在學習這個新方法的時候,讓自己會有種「喔、原來是這種狀態啊」的又驚又喜的有趣體會。想在進入到自己被挖掘所得到的發現之前,也拉出來紀錄一下。
---
首先是「見證造物主的療癒」。
之前看到介紹我上重生呼吸的朋友開了希塔療癒課,介紹看起來頗有意思。當時只有週末早上班,我太知道自己無法,所以當後來朋友開了平日晚上班,我頓時也覺得真的沒有理由不去上啊(笑)。基於很久沒有上課了,基於覺得是很適合與引導靜坐和生命教練結合,基於老問題又再次卡關卡到我都煩了膩了,所以便速速報了名。
結果相當有趣啊。
課程和方法實在是太多種了,我知道的也沒有那麼多。大致來說,我是相信各家各派基本上想要做到的事情想要傳遞的大原則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雖然不同方法可能有不同的切入點和側重點,但希望前往的目的地和方向我想都是一樣的。所以課程和方法沒有哪個比較好或不好,只有適合不適合,只有適時不適時。而在這個時候順勢地遇到了希塔療癒,感覺之前一些不求甚解的世界觀清晰了一些,也得到更多提示以及與了解自己和清理自己的方法。給我家宇宙一個大心。
開始學習當主管差不多有個一年快半載。
雖說北京第一份工作,半年不到就因為有人離開所以接管了一個團隊,但是回想起來比較是兼著確保該做的事情都順利進行,還沒能談管理。畢竟是第一份工作,自己光是「工作該是如何」都才剛開始理解,所以只是憑本能努力讓一切不出包,也所以主力還是在自己的 PM 本職工作。第二年末接管的團隊被解散,自己也剛好調了團隊。當時有成功把三位團隊成員依照各自擅長的事情,在新的主管下面安排了好的去處,是我很開心驕傲的事情;不過當時第四位成員因為沒有合適職位且個性能力上有點難配合,在新主管和大主管(也是原主管)共同決定下辭退,而最後是由新主管出面佈達。事後回想起來,雖然 all things considered 是合適的處理方式,但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其實是孬啊。
再之後的一年,其中一位成員繼續跟著我,現在回想起那一年,其實是有主管的雛形,但那時想的比較單純,只是希望一起把事情做好,只是希望能夠盡力幫她發揮潛力讓她能有所表現。
有一次夢見我死了。倒是不知道是為什麼,夢中發現時也有努力回想,好像是生病,然後昏睡過去,醒來就已經不再是活著的了。而夢中,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發現這件事。這中間,一直如常地和大家說話,但是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沒怎麼理我,當下對於這點也並沒有覺得奇怪。一直到我突然發現我站在傘下,小姑姑呼喚著我,我才突然發現,哎,這不就是我在阿公喪禮上看到的嗎?原來我死了嗎?發現自己已經死了並沒有什麼負面的感覺,更多的反而是一種詫異:喔,原來死後是這樣的啊?然後是一種好想要告訴大家,告訴大家「就只是這樣不用害怕」的感覺。然後在一個滿大的像是商業大樓一樣的地方,裡面很多人在裡頭彷彿等待一般但還是在過著某種生活。
醒來之後感覺有一點逗。如果等時候到了自己真的能夠這樣平靜面對自己的死亡也不錯。而夢中即使是死後,我的意識還是這個我,那個空間是什麼我們都在等待什麼再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也不清楚。不禁想起阿公喪禮上以及之前就開始想的事情:到底生命和靈魂的最終真實是什麼我真的不知道,畢竟(這輩子)我也還沒死過;而這個夢倒是又提醒了我,即使這輩子死過了,是不是就真的離真實更近一點了呢?或許也是很難說的事情。
以我粗淺的認知,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傳統大多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關於愛關於善關於信任與臣服等等,但是對於生命的意義靈魂是什麼死後的世界等等有細節上的差異,而我自己覺得比較吸引我的新世紀在很多事情上(包括種種差異)並無法給出很有系統的解釋(當然也有我所學尚淺的關係吧,我想)。
這是個量子物理裡面有名的假設實驗,「把一隻貓放進一個封閉的盒子里,然後把這個盒子連接到一個包含一個放射性原子核和一個裝有有毒氣體的容器的實驗裝置。設想這個放射性原子核在一個小時內有50%的可能性發生衰變。如果發生衰變,它將會發射出一個粒子,而發射出的這個粒子將會觸發這個實驗裝置,打開裝有毒氣的容器,從而殺死這隻貓。根據量子力學,未進行觀察時,這個原子核處於已衰變和未衰變的疊加態,但是,如果在一個小時後把盒子打開,實驗者只能看到「衰變的原子核和死貓」或者「未衰變的原子核和活貓」兩種情況。」(以上節錄自wiki百科)
也就是說,在這個想像實驗中,在把箱子打開之前,毒氣既是已從瓶中放出,又被封存在瓶中,也因此,在把箱子打開之前,貓同時既是活的,也是死的。
---
被臉書提醒才發現:呀,一個不小心就結婚一年了呢。
說老實話,還是沒有已婚的感覺。因為之前之後的生活與相處並沒有什麼不同的關係吧?然而每次想起這件事還是覺得有點奇妙。
一來是因為上一份工作的變動,所以決定成了夫妻才能夠方便一起去到任何地方,然後也因為這樣確實(相對)順利地搬到台灣了。但二來到現在有時候還是會在想起的時候,忍不住想:「對喔,我們結婚了」,然後在說老公或是先生這兩個詞的時候,也還是有點彆扭(話雖如此,男朋友一詞也是花了我很長時間)。
雖然不知道第一次看到這個表達法是什麼時候,但讓我開始有印象的是《我當道士的那些年》(順便不負責推個坑,這是中國的奇幻網路小說,有出版成冊,也是我近年很喜歡的作品。很多讓人非常容易喜愛的角色,世界觀與人性的描述包括大是大非也包括小情小愛,很多片段其實滿有感觸的,只是爆長,入坑前請要有心理準備、笑):
「唯本心,是非分明。不受外物干扰,不受感情牵绊,不沾因果,不担罪孽。」
「在世间有一大善,就是克己。不仅克己身,己性,更要克己言。修者苦,苦在一个克字,在心态上的自然,在行为的克制,更是难以办到。所以,正果难寻,只求一世无愧于心。」
嗯,這幾次的生命教練練習,不小心加入了引導靜坐的一些方法。
之所以說是不小心,是因為一開始想要做的是在老師demo中曾經看過的,引導去觀照身體的狀態,像是呼吸姿態感受等等,從而透過身體了解情緒,了解情緒想要帶來的訊息,或是嘗試透過改變身體的狀態,改變在面對某些人事物時的心情。是說這本來也就是靜坐冥想會做的事情,或者該說,這本來就是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只是至少上課過程看到的版本,或是說課程中說明時候的書法,沒有那麼地「靈性」。
其實而這也是我欣賞生命教練的地方,如同我喜歡新世紀,就是因為他比起宗教來說更白話更沒有距離,而生命教練某種程度來說,或許也可以說是比起很多身心靈的教導和方式更白話更沒有距離。只是做著做著,或許因為自己做引導靜坐的時間比較長,不知不覺我的引導方式似乎是偏向冥想靜坐,而不那麼地生命教練;雖然話又說了回來,生命教練我也才剛開始,也很難去說這是否就不是生命教練,或者生命教練本來就是這樣海納百川。
"It doesn't work that way. I don't have a magic wand. I can only hold up a mirror, make you slow down, look at the parts of yourself that you've been trying to ignore. Because you're afraid if you look too closely, you'll break. Maybe you will. I don't know. Maybe breaking is the point. "
「不是這樣的。我沒有魔棒。我只能夠舉起鏡子,讓你慢下來,看見你一直努力要忽視的部分。因為你害怕,如果你看得太仔細,你會崩潰。或許你會,我也不知道。或許崩潰就是重點。」
~S4E6, The Good Doctor <良醫墨非>
這是一個時間跨幅很長的故事,雖然以事件的密度來說並沒有很高。
有些東西其實也還沒有完全釐清,有些東西也因為時間太久遠,無法正確記憶某一個時間點的狀態,只能用一種揉捏在一起的印象和綜合感受來說明。
X是學生時期的朋友,在那個我覺得是被當成外星小寵物的階段,她是對我很好的其中一個人。嗯,有一點太好。
那天忙了一整天開了一整天的會,晚上和生命教練的小組討論完緊接著一個生命教練的session。終於忙完之後,有一種奇怪的飄盪感。沒有特別強烈,只是一種隱隱的不定感。一邊玩著手機遊戲,一邊想著該去洗澡早點睡覺,但又一直一場接著一場無法放下手機。
事後回想,這其實是一個很值得去學習辨認的徵兆,因為再仔細回想,這種感覺以前也曾經出現過好幾次,雖然並不是每次都能夠當下就有所察覺,但有幾次的發現,確實是在半有意識半無意識地飄在這種感覺中時,才不小心浮現的。
回到當時。在放空玩遊戲的時候,其實腦袋並不是真的空,而是下意識地反覆回播某些畫面某些對話,只是那些畫面對話有一種半透明的感覺,一種若隱若現在背景之中的感覺,像是在有意識和無意識的邊緣,不是完全沒有看見聽見,但也不是很正面地去看見聽見。而那些畫面那些對話伴隨著一些感覺,或許正是因為那些感覺讓我有點不舒服不自在,所以才不願意正面去看見聽見,但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那些感覺讓我有點不舒服不自在,所以那些畫面那些對話才會一直不受控地出現。就在這想看見聽見又不想看見聽見之間,無法控制地一直一直玩著遊戲。
這兩個月,實在忙呀(呀啊啊啊啊)。雖然回頭想想這時間點,2020的最後一個月和2021年的第一個月,好像也有一種有趣的承先啟後感。想想,和2020年的第一個月時的狀態實在是好不一樣,而2020年1月的發生開啟迎來了後面的種種,那麼2021年這樣的1月又會開啟迎來怎樣的一年呢?
12月開始的新工作,12月第一週的生命教練第二次會議,接著緊鑼密鼓的三週台北onboarding結束後,12月底終於開始有空開始招募生命教練客戶,然後1月開始,白天正常在台南WFH之外,生命教練的作業+每週一次的生命教練小組討論+每週兩次的一小時生命教練線上課程+每週兩到三次的生命教練session+約定好的定期進台北辦公室+因著某專案去了幾趟高雄 -- 跑來跑去,白天晚上的時間都被填得滿滿,體力上時不時感到有點辛苦,忙碌也明顯讓我在靜坐時感覺得到更常出現的輕飄和分神。
有趣的反而是,時間愈是這樣求之而難得,好像愈是能夠感覺得到什麼是我真的真的很想做的事情,包括粉專的分享,包括寫部落格(雖然不完全一樣,當我發現這件事的時候,想起的是《琴之森》裡,因為看到小丑版的阿海而變得無法彈鋼琴,然後才發現自己的手這麼渴望彈鋼琴的雨宮修平)。而同樣是因為時間有限,能被逼著有很清楚的優先順序,所以與生命教練相關的練習和作業雖然是規定也佔據了很多時間,倒是也有種非常甘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