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是預期中的科幻片,而是以宇宙作為背景的文藝片(笑)。
第一次聽到這部片,是一個朋友說很不喜歡,說整部片都是布萊德・彼特自戀式的自言自語。
第二次聽到這部片,是在雪梨 -- 2018在雪梨過聖誕時在朋友家一起看了Blade Runner 2049 【銀翼殺手2049】,大愛:除了偶爾的嘆息,四個人悄然無聲地沈浸在每個畫面和聲響,全神貫注的同時也感覺到四人因為共同的專注成為一體,極為美好。所以這次也認真地想找一部能給予相同體驗的電影,尋了一輪之後,朋友推薦了這部,結果,是非常完美的 2019 blade runner。
劇情摘要:在不遠的未來,星際旅行已經商業化,也有許多人在外太空工作,又是太空人又是軍人又是工程師的羅伊麥布萊德(Roy McBride,布萊德・彼特 飾)便是其中之一。身為太空人,被要求要能夠理性面對所有情況,而羅伊在各種高壓情況下都能維持心率得到了關注,被太空司令部找來負責尋找16年前負責利馬計畫而後失蹤的父親克里福德(Clifford,湯米李瓊斯 飾),協助解決可能威脅人類生存的危機。
其實看完很能理解評價為什麼那麼兩極。同樣的劇情大綱完全可以拍成動作型大爽片的吧,或許很多人也這樣期待;步調確實是慢的,確實是主角羅伊的個人秀,插花的基因變種動物出現時確實也有種「啊?你要往這裡走嗎?」的跳tone,不過導演詹姆士葛雷(James Gray)的手法是那麼的細膩,小布沈穩內斂的演技是那麼完美地演繹了擅長切割情緒的羅伊內心那淡然卻又強烈的各種掙扎和轉折。真的不是每個人的菜,但我真的很愛。
這部片視覺音樂都非常詩意,可是又相當寫實。很多在太空的片段搭配的是沈默和空白,呼吸聲或是通訊系統傳來的帶著機械感的對話都讓觀眾切身體會羅伊的寂寥與隔絕。少量的動作場面中,高速的旋轉和慢吞吞的打鬥都是宇宙漂浮感的呈現 -- 有一幕逃離爆炸的場面,羅伊慢動作似地在那個重力底下全力奔跑, 有逗感,可是又是那麼地理所當然。上月球的航班還有空服員提供熱毛巾,其他乘客都像是商務人士,彷彿一般日常的畫面。
而我最喜歡的寫實點,其實在於在那個時代太空工作者這樣的工作。太空人出任務之前和之後都要進行心理評估,基本上就是回答一個基本的問題:how are you doing(please describe your current mental and emotional state 請你描述你目前的心理和情緒狀態)。羅伊在他的同儕之中還是獨特的,情緒可以切割到不論怎樣心跳都是穩定的。他的切割也讓他是孤寂的,無法與人產生連接,這跟失去父親有關,但也因為他的工作狀態:工作時,在太空服和頭盔之下,基本上就是只有自己,放眼看去,只有一片虛無,在無重力之中,每個動作都是緩慢的,聽見的,只有自己的呼吸。這樣的隔離讓他可以全然理性地應付工作的壓力,也讓他迷失了。可是即使如此,或說因為如此,他在自制和淡然之下,是相當誠實的面對自己。在父親這個大主題出現之後,他的自我剖析開始出現了關於父親的困惑,對於自己狀態的懷疑,不論是什麼,他都平鋪直敘地對著長官、對著錄音機、對著自己表述。在被交付任務之前,他其實還是逃避的,他覺得有不足,可是沒有很積極地去探究,不過當情緒隨著任務開始起伏後,他好好地觀察著自己的狀態,好好地接受自己正在掙扎的事實,最終突破了自己。一天花這麼多時間和自己相處,一天至少兩次這樣和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面對面,是不是人自然就會進化成這樣呢?還是有掙扎,還是有煩惱,還是有內心的黑洞需要面對和處理,可是他如此的誠實呀,他如此地不遮不掩,最終在面對父親之後,終於放下那堵牆,終於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原本黯淡的眼睛溫暖地亮了起來。
該怎麼說呢,雖然知道故事本身是用羅伊的隔離來強調與人的聯繫,也是在說切割/壓抑情緒不是好事,可是我很被這個因為工作而長時間與自己相處以及需要自我剖析的設定而吸引。我總想,或許當人類整體愈來愈習慣往內看,也都可以像這樣,平靜且誠實地接受且面對境遇與自己,然後一點一滴地,理解生命最重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