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與主管小小聊起女人迷的事情。因為不認識當事人,所以還是很難評斷,但,我想,如果百分之百是邪惡的故意的,那其實事情就簡單了。因為其實也很能想像,其中很可能是有不少部分屬於本人不自知沒有自覺的(自然也包括不肯面對的)。
▧ 盲點:看不到的地方,謂之盲點 ▧
大學的時候,一度很討厭所謂的「潛意識」這個說法。嗯,討厭大概不很精確,應該說厭煩的是,當被別人用這個來指責的時候,好像完全沒得辯護——我要怎麼去證明我是或我不是呢?
20 年後,幸運學習到要怎麼去證明是或不是的方法;或該說,學習到的是要怎麼去進一步了解自己、進一步覺察自己、進一步完整自己的方法。
但這仍然是一個過程,所以看到這種(或許是)因為盲點而導致的狀況,還是很有一種被鬼故事提醒但也嚇到的感覺。
畢竟自己也是潛在的加害者。
雖然事情一樣沒有那麼單純,自己可能會有導致加害而不自知的盲點,但別人也可能會有導致扮演受害而不自知的盲點。
總之在討論之間,主管提到兩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 之一:「很多創業家都有改變世界的需求」▧
說得直白些,我想其實這裡想表達的是內在黑洞,那個出於匱乏出於不足出於恐懼,而促使大家去創造去追求去努力填補或是逃離的內在黑洞。
主管(本身也是創業家)的觀點很有趣:大概意思是,很多創業家都有這個黑洞,都有那個改變世界的需求,才能夠支撐自己走過各種艱辛。
而如果要再說得更直白一些,我想,以這個立場來說,改變世界更多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世界。
很有意思。
仔細想想,我們的黑洞確實就是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啊。
在某些階段成為動力讓我們成長,然後,或許,會在某些階段,要嘛黑洞擴大讓世界崩壞,然後呈現進一步成長的機會,或是我們學習到進一步與黑洞相處的方式,甚至是穿越黑洞讓自己進一步地完整。
▧ 之二:「妳不追求成為燈塔。妳是檯燈」▧
延續著這個思路,我才發現原來主管是想要安慰我,讓我不用因為鬼故事而驚慌——大概意思是,我不會一樣,因為我沒有改變世界的需求。
其實在聽到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喔,我以為我是只是在感慨,但或許我也有擔憂嗎?嗯,好像是有一些。
這則故事中,正好自我成長是一個被誤用的工具,因此其實有偏個人的憤怒(畢竟是自己很有熱誠、覺得很值得推廣的領域),但其實也多了偏個人的驚嚇(在工作場合之中的運用是否其實很有風險?我自己是否能夠好好地拿捏使用的界線?)
總之,主管說:妳沒有這個需求/追求。妳可以因為有 500 個追蹤就很開心(笑)。
我顯然是有改變世界的意圖的,但我確實沒有追求一定要成為某種地位的存在。這個年紀的現在,好像也大致能夠說,雖然還是偶爾會有價值感、比較的議題浮現,但至少此時此刻可以帶著一定的信心程度說,我想改變世界是為了世界,也因為這麼做我滿心喜樂。
而檯燈的比喻想想也挺好的。可以移動,可以去到哪裡就把光帶到哪裡。很適合剛學到的個人氣場的一個比喻。
而就專心讓自己的光源愈來愈穩定吧,讓自己的光的覆蓋範圍愈來愈大吧。不論最終形態會是什麼,都還是要持續採取行動,持續讓意圖不只是意圖。
▧ 祝福我們成為最完整真實的自己 ▧
不論如何,黑洞與否,大概不變的準則都還是努力時時自我覺察,或至少時不時提醒自己,確認一下當前自己的狀態、意圖究竟為何。
祝福我們,都能夠一直誠實地面對自己,都能夠不要讓痛苦蔓延到其他人身上,祝福我們都能夠跳脫受害者/加害者(以及拯救者)的角色扮演,都能夠依著本心往前走,並且能夠不斷透過各種體驗來變得愈來愈豐富和完整。
祝福我們,都能成為最完整真實的自己,並且透過讓光照在自己心中,進而讓光照在他人心中。
#希塔療癒 #生命教練 #神諭卡
#一個孩子向前走 #在路上 #咪在路上
www.facebook.com/miontheway
www.instagram.com/mi_ontheway/
- Aug 11 Sun 2024 01:00
祝福我們成為最完整真實的自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