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堂新的希塔課程解鎖完畢。突然有些理解希塔有這麼多主題課程的好處了:這樣就可以自由地在需要的時候,自己幫自己去找合適的補充,讓大家在一路前進一路成長一路改變的過程中,都能有對症下藥的補藥來回個血,或是針對新的體質調個養。

所以我才會在上完基礎四堂的兩年後,對本來覺得沒有特別興趣也自己覺得不需要的這堂課,突然就覺得有興趣也需要了吧,我想。

從國中開始,朋友就是我人生很重要的層面。每個階段也都有我覺得關係很好的群體,之中也都有特別要好特別親近的幾個,有維持了很長時間像是半家人的存在,也有其實對彼此的生活並沒有那麼理解但是久久碰一次面都還是能聊得很好的那種朋友。對於自己的圈子這件事,似乎很長時間是一種不需要去思考因為沒有什麼好質疑的狀態,因為即使是如此不粘膩的關係,依然給我很豐潤的情感滋養。

或許是從回來台灣開始(不虧是一輪新的命運之輪循環),慢慢感覺到一些互動上和我自己內裡的變化,近期也開始感到某種失落。總之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過完農曆年,上完〈豐盛顯化〉,看到 Maya看世界 要開美國時間的〈內圈與我〉,我突然覺得,誒,好像是時候來進補了(笑)。

█ 圈子 x 心智狀態

這堂課的核心思想很簡單:每個人的圈子可以分成內圈、中圈、外圈(應該還挺不言而喻的),而每個人的心智狀態可以分成兒童、成人、賢者。學習辨識自己和所有人的心智狀態,了解每種心智狀態的特質,協助判斷要把哪些人在生活的哪些領域放進哪個圈,選擇要和每個人用什麼方式什麼距離相處和互動。

我覺得這個和生命教練提到的「四種信任」有不錯的呼應,而某種程度上,兒童/成人/賢者的這個 distinction,感覺也更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只適合在某些面向給予信任。進一步來說:

- 兒童、成人與賢者並非三個完全獨立不相關的狀態:成人應包括完整的兒童,賢者應包括完整的成人

- 成人與兒童很容易相互吸引:兒童求照顧,成人求有人可照顧

- 也會有發展不完全就進到下個心智狀態的情況,或者該說是過渡階段,如擁有不完整兒童心智的成人

- 簡言之狀態也有可能是還不穩定的,所以會在被 trigger 的時候,逆行回前一個狀態

不論什麼 distinction 都只是給予大致的框架,現實有很多處在中間的狀態,但 distinction 的好處就是讓我們能夠有新的框架來理解世界。而 Maya 也特別提醒,每個階段每種狀態都有好的屬於美德的部分,也都有應該要學習挑戰的部分。好好面對自己當前的狀態,好好享受自己當前的狀態。

█ 此時此刻:不完整兒童心智的成人+初期成人

用這組新的 distinction 看待自己這些年的變化和境遇,相當有意思。

我在感情上大概是不完整兒童心智的成人心智,時而被 trigger 出兒童心智,而其他面向大概是初期成人(雖然我有點難說各自是在什麼時候轉到現在這個階段的)。

我前一陣子也在想,我曾經更單純玩耍的,怎麼愈來愈較真;而這幾年陸續發現的沒有界限、一直給予、苛責自己、因此感到疲憊透支等等,都清楚被列在「不具備良好兒童特質的成人」會有的徵兆列表中。而一直還是會時不時有一點的需要肯定、缺乏安全感,則算是「兒童心智」的負面傾向之一。

然後也很典型地和兒童心智的伴侶湊成團(以狀態不好的他來看,被列出來的負面兒童傾向 11 條就中了 8 條)。不過,還是必須說,distinction 的一大好處,真的是當某些情況可以被這樣說出來和解釋的時候,會帶來某種釋懷感:啊,原來就只是因為我是這樣而他是那樣嘛。

█ And then what?

不過,知道是這樣又該怎樣呢? Maya 笑著說:先不要急著斬斷關係。

第二天的課程上完,晚上我一直在想「那到底接下來要如何」,正好有一件小事讓我和大衛又有了一段不算吵架的彼此表態。雖然還是沒有結論的結論,但真的每一次自己都能說得愈來愈直白(也才發現之前很多真的都沒有被聽懂),還是很感恩這段時間的各種療癒能量與挖掘。

就這麼進到翹首期待的第三天。想說:總該來講方法了吧(笑)。嗯,講了。

而結論因為真的說起來太簡單就直接破梗:擁有不完整兒童心智的成人,請先讓自己能夠擁有完整兒童心智,成為完整的成人,然後往賢者邁進的同時,再來評估兒童心智的狀態,以及自己想要採取的行動與距離。

噗。總之就是讓自己先完整了穩定了再說。果然一切都是回到自己,是這樣吧?

不過我還是 stand by 前一天晚上和大衛說的:我會持續處理我的 resentment,但如果認為這就是這段關係不 work 的唯一理由,那這段關係就真的不 work 了。但不管這段關係到底 work 不 work,我都是需要持續處理我的 resentment,我都是要處理我對於關係不 work 的貢獻。

嗯,很賢者的發言,期望我們之後在下意識反應時都能見到更多賢者的自己啊。

█ 各式各樣的挖掘風格與小筆記

後面上進階和關係課程最期待的其中一點,就是和各式各樣的療癒師配對練習。大家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方法,常能有有趣的突破盲腸的角度和方式。而課程中的挖掘在老師的 hold 場之下,常能挖得又快又順又輕巧,挖人與被挖都是頗爽快的體驗。

三天共有四場挖掘,把幾個學習與提醒紀錄一下(第一場沒有記到筆記完全失憶,有些可惜):

- 原來自己心智狀態的不穩定也反映在對方的不穩定上。而我也是有兒童的部分是受到對方成人的部分照顧的。

- 目前為止的分圈方式並沒有問題,但一來要能接受自己的分法和他人的分法不一定相同,二來好像是時候把圈子變成三進大宅院,是可以分得更細緻、把層次拉得更分明的時候了

- 接下來會有很多新的學伴和老師準備好要出現了

- 走到城堡之前,接下來的重點之一:進到像是紫禁城一樣的場域,要來好好看見與欣賞祖先們的經歷與累積

- 被背叛的信念來自對契約的理解不一

- 還是和界線感有關,要學習給以為自己取得平衡

- 原來對方不斷的盧不斷地索取是因為匱乏感以及不安全感,也原來磨合是一種對 rolling contract 的討價還價啊

█ 大風吹

是說,真的有些高估自己的體力和精神力,連三天上完課再上一天班真的有點太ㄍㄧㄣ。昨天下午瞇了一下,有一些很奇妙的半夢半醒的夢境,像是在反黑的新加坡街頭,走著走著突然意識到是在夢中因為我是閉眼走路的,或是看到眼前有黑影一直往上往外竄去,以及第一次感覺到不單只是「感覺到的畫面」而是真的「看見畫面」是什麼感覺。而今天醒來,更是大超意料之外的身體疲累。身體啊、DNA 啊,謝謝你們和我一起努力轉換。

課程最後的練習,是想像自己的內中外圈重新洗牌,感覺我的內圈全部暫時清空到只剩造物主和自己。應該是大風吹的時候到了,是接下來會有新的小夥伴,所以原有的可能會排回原本的位置也可能需要調整,但好像是可以花點時間好像可以不用著急,一來是等新的小夥伴出現,二來是把自己穩定下來,三來也才能好好觀察。

比較逗趣的是,其中一段小夥伴收訊,説 creator 告訴我「剩下的你都會,就自己去清理吧」。成人的我直接乖乖聽話,兒童的我很想撒潑哎呦哎呦不要這樣嘛(笑)。但其實我自己同步接收到的也是「啊就日常功課乖乖做,繼續靜坐繼續挖掘繼續清理」。

好消息是,除了幫自己下載需要完整的特質,也是可以幫共同能量場下載對方需要完整的特質的。下一堂已經排好的課是〈地球與我〉,正好是個三個月左右,來看看一個 Q 可以讓我們孵出怎樣的變化吧~

【希塔上課心得】〈內圈與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aomixmi 的頭像
    miaomixmi

    mi在路上

    miaomix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